鉅大LARGE | 點擊量:675次 | 2020年10月20日
特斯拉“電池日”大猜想 馬斯克都憋了啥大招
距離特斯拉“電池日”的時間越來越近,有更多有關特斯拉電池有關的消息流出。從特斯拉正式上市開始,它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催化劑,快速推進更多技術的發展和變革。不僅讓我們看到新能源的未來,也讓更多競爭對手更為頭疼。相信這次“電池日”特斯拉還將帶來更多驚喜,我們就先預測一下,馬斯克可能使出的大招。
預測一:百萬英里電池
到2030年,特斯拉內部生產和第三方供應(合計)的電池產量將達到439億瓦時(GwH),占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分額26%。而特斯拉的目標是2035年達到2太千瓦時(TwH),超過目前容量的30倍。
去年四月,馬斯克曾宣布,預計2020年將推出使用壽命超過100萬英里(160萬公里)的電池。百萬英里電池壽命將成為“電池日”一大亮點,電池的壽命比汽車車身的壽命更長,并將開啟重復使用與電池回收的契機,進一步降低成本。
百萬英里電池的提法特斯拉在去年就曾提到過。2019年四月,馬斯克就表示要研發出全生命周期內續航可以達到一百萬英里(約160萬公里)的電池。
2019年六月,特斯拉電池專家杰夫·戴恩(JeffDahn)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提到,特斯拉新型電池將采用新一代“單晶”NCM523材料和更為先進的電解液,“相比現代傳統電池,其充電生命周期提升到4000次,電池生命周期內的汽車續航里程也將因此突破100萬英里。”
值得一提的是,假如特斯拉百萬英里電池一旦量產,特斯拉電動汽車的使用壽命將比現在延長至少兩倍,這也意味著電動汽車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會更低,同時電池殘值也將更高。
特斯拉提出“百萬英里”電池后,國內一些電池公司也陸續公布自身長循環壽命電池的研發情況,其中寧德時代、蜂巢能源都透露了自家公司百萬公里電池技術研發情況。
預測二:零鈷電池
特斯拉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降低電池中的鈷含量,一家德國公司的研究表明,Model3電池的鈷含量比大眾等公司少75%。
在第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埃隆·馬斯克曾經表示,電池中的鈷元素最終將逐漸被徹底淘汰。LG化學和三星等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大多青睞鎳錳鈷或鎳鈷鋁電池,而非無鈷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因為前兩者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讓汽車行駛更長的距離。
LFP電池更環保,成本更低,但當涉及到續航里程時,它們往往受到限制。假如外界的猜測是正確的話,這種現狀似乎要隨著電池日的到來而改變。有報道稱,特斯拉在我國的電池合作伙伴——寧德時代已開始為特斯拉在華生產的Model3供應LFP電池。
埃隆·馬斯克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收益電話會議上強調了這一點,他表示,特斯拉將擴大Model3LFP電池組在我國的生產規模。到七月底,特斯拉的長期電池合作伙伴——松下向媒體表示,他們將在兩到三年內為電動汽車制造商用化的零鈷電池。
預測三:干電池電極
干電極與傳統鋰離子電池工藝差異重要體現在電極片制造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制造使用有粘合劑材料的溶劑NMP/MNP與負極或正極粉末混合后,把漿料涂在電極集電體上并干燥,是濕法工藝。而干電池技術,不使用溶劑,而是將少量(約5-8%)細粉狀PTFE粘合劑與正/負極粉末混合,然后通過擠壓機形成薄的電極材料帶,再將電極材料帶層壓到金屬箔集電體上形成成品電極。
干電池電極技術目前重要優點:1、電極壓實密度更高,且有利于負極補鋰,因此能量密度更高:目前已經實現300wh/kg,目標可以超過500wh/kg;2、干電池更易使用超高鎳正極材料;3、無需使用NMP+MNP溶劑,省了涂布、極片烘干環節,成本較濕法電池降低10-20%以上。
特斯拉已完成對Maxwell的收購,該公司之前更多重要從事超級電容的開發與應用。特斯拉收購Maxwell的一項重要技術理由可以歸結為“原纖維化(Fibrilization)”。
Maxwell干電極工藝更簡單,不使用溶劑,它供應了一個重要但不那么明顯的優勢。該過程從電極粉末開始,比如說特斯拉的NCA正極的鋰鎳鈷氧化鋁粉末。將少量(約5-8%)細粉狀PTFE粘合劑與正極粉末混合。然后將混合的正極+粘合劑粉末通過擠壓機形成薄的電極材料帶。
預測四:特斯拉會成為一家能源公司
特斯拉自2015年起就開始銷售PowerWall,并開始涉足太陽能屋頂供電系統。該公司還在Model3中加入了車輛到電網技術。特斯拉已申請成為英國的能源供應商,并經獲得在西歐進行電力交易的許可證。借助龐大的Supercharger網絡,該公司有必要對能源供應成本進行更多控制,尤其是在Powerwall銷量擴大的情況下,這一點很有意義。
假如成為一家能源公司,憑借龐大的Powerwalls安裝基礎,特斯拉可以為客戶供應一項電力銷售項目,在用電高峰時通過特斯拉作為電力供應商為家用電池向電網出售電力。盡管這只是推測,但假如把這些點連起來看,特斯拉確實在沿著這一方向發展。
預測五:特斯拉會計劃推出電動飛機嗎?
鑒于電池的重量,電動汽車的重量并不小,但這對汽車來說并不是一個致命的問題。然而,有關飛機來說就不相同了,每一克都很重要。今年早些時候,有傳言稱特斯拉飛機正在研發中,因此埃隆·馬斯克曾討論過研發特斯拉飛機的可能性。
他否認自己至少在未來5年里會把精力放在飛機研發上,但表示上述400Wh/kg的能量密度是電動飛機可行的條件。電池日上不太可能會有有關特斯拉飛機的明確聲明,但在聲明中可能會有一些有關達到這一能量密度級別的暗示。
總結
有關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馬斯克來說,“電池日”或許只是他又一次顛覆性思維大爆發。上述的多個猜想或將成為未來新能源發展的新風向標,這些新技術或許可以改變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特斯拉有關電池核心技術的重視,可以更好、更快的推進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這才是“電池日”更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