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9次 | 2022年06月14日
鵬輝能源陷"增收不增利"困局
十月二十七日晚間,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輝能源")公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擬進一步新增對佛山市實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達科技")的控制權,提升公司在鋰電池領域的競爭力。
作為國內最早生產和研發鋰電池的公司之一,近年來,鵬輝能源呈現增收不增利的態勢。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鵬輝能源營收規模從26億元提升至36億元,但凈利潤卻從2.6億元下降至0.5億元,盈利持續走弱。
十月二十八日收盤,鵬輝能源股價30.9元/股,跌幅3.74%。
擬通過收購提升競爭力
據預案,鵬輝能源擬向吳愛深、羅新耀和佛山市華飛達公司管理合伙公司(有限合伙)發行股份購買其分別持有的實達科技12%、9.09%和2.98%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后,鵬輝能源持有實達科技的股權比例將新增24.08%至93.62%。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鵬輝能源稱,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能夠充分發揮和實達科技在產業方面的互補優勢,在鋰電池產業領域構建更全面的產業布局。屆時,實達科技對公司的業績貢獻將進一步新增,增強公司在鋰電池領域的競爭力,提升公司在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了解,鵬輝能源主營業務為綠色高性能鋰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下游應用領域重要為消費電子鋰電池、儲能鋰電池、汽車動力鋰電池和輕型動力鋰電池等。實達科技主營業務為高倍率比功率型鋰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下游應用領域集中為汽車應急啟動電源、電子煙、無人機及航模玩具等。
實達科技專注的消費鋰電池是鵬輝能源的傳統優勢業務。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產業逐漸興起,動力鋰電池和儲能電池業務開始成為鵬輝能源業績的新上升點,且占比不斷提升。據華創證券,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鵬輝能源消費鋰電池業務占比從49%下降至39%,動力鋰電池和儲能業務占比從51%提升至61%。
但受新能源汽車客戶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影響,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鵬輝能源對多個客戶按單項計提大額壞賬準備,大幅影響其業績。
鵬輝能源表示,實達科技在高倍率鋰電池領域具備競爭優勢地位,盈利能力較強,處于細分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本次交易將進一步整合公司在高倍率比功率型鋰電池細分領域的資源,增強公司在汽車應急啟動電源、電子煙等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截至目前,實達科技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其資產的預估值及交易作價暫未確定。鵬輝能源對吳愛深等交易對方發行的股份數量也尚未最終確定。
應收賬款及壞賬風險凸顯
近年來,鵬輝能源增收不增利情況明顯。
2018—2020年,鵬輝能源分別實現營收25.69億元、33.08億元和36.4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65億元、1.68億元和0.53億元,營收規模雖大幅提升,但凈利潤卻持續下降。
在2019年年報中,鵬輝能源表示,由于年末計提大額壞賬準備、資產減值準備以及上年同期5000萬元政府補貼導致上年非經常性損益較大的原因,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36.46%。
2020年,鵬輝能源凈利潤進一步萎縮。鵬輝能源稱,2020年,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68.38%,重要是因為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比較大,以及年末對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客戶以及其他客戶單項計提大額壞賬準備,對存貨及其他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自開拓新能源汽車業務以來,鵬輝能源新舊業務均保持穩定上升,營收規模不斷擴大。但應收賬款也隨之快速新增。2016—2018年,鵬輝能源應收賬款分別為6.79億元、11.66億元、15.52億元。
鵬輝能源多次在年報中表示,"公司經營規模擴大,新能源汽車廠客戶回款期長"是導致應收賬款持續擴大的重要原因。
2019年和2020年,鵬輝能源按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2.86億元、3.64億元和3.59億元,壞賬準備分別為1.8億元、2.39億元和2.45億元,計提比例高達62.89%、65.62%和68.29%。其中多為新能源汽車客戶,比如知豆汽車因公司重組存在特別壞賬風險,眾泰汽車因經營困難而計提壞賬。
同時,由于計提壞賬準備,2019—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鵬輝能源信用減值損失-1.28億元、-1.13億元和-0.13億元。此外,鵬輝能源財務費用也不斷新增,分別為2457.17萬元5165.06萬元和2767.12萬元,同比新增275.04%、110.2%和161.43%。
據2021年三季度報,截至九月份,鵬輝能源經營活動出現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655.03萬元,同比下降131.37%,由正轉負;應收賬款為18.88億元,應收票據3481.46萬元,存貨13.01億元,短時間借款5.56億元,合計48.32億元。
前瞻性布局鈉離子電池
在年報中,鵬輝能源稱,公司要加強催收和客戶信用管控。同時,為應對公司所面對的外部環境變化等多方位壓力和挑戰,將努力鞏固現有業務,尋找新的業務機遇,壓縮行政費用,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綜合盈利能力。
不過,截至目前,鵬輝能源在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的重要客戶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汽車,基本上是2019年及以前開發的客戶。
同時,華創證券指出,鵬輝能源和上汽通用五菱深度捆綁。2020年,在純電動乘用車裝機量中,公司89%裝機量為上汽通用五菱配套;在純電動專用車中,86%裝機量為柳州五菱配套。
華創證券表示,鵬輝能源2020年動力鋰電池裝機量為44萬千瓦時,同比下降30%,重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公司動力鋰電池產量釋放較慢所致。此外,鵬輝能源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市場份額較低,僅為0.7%。
值得注意的是,鵬輝能源除了宣布要加碼控制消費鋰電池子公司外,近期還公布了一項新的對外投資。十月中旬,鵬輝能源表示,為把握鈉離子電池發展機遇,積極布局鈉離子電池材料產業鏈,公司和成都佰思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佰思格")及其原股東簽署了投資協議。
據協議,鵬輝能源向成都佰思格投資1000萬元,其中11.761萬元計入成都佰思格注冊資本,剩余988.239萬元計入成都佰思格資本公積。本次增資完成后,鵬輝能源持有成都佰思格8.33%的股權。
鵬輝能源表示,上述交易能使公司更好的切入硬碳負極材料產業鏈,保障優質電池原材料的供應,有利于未來公司鈉離子電池產品的開發和大規模量產。
據華創證券,鵬輝能源此前曾在投資者問答中透露,公司已經做出鈉離子電池樣品,產品還在進行量產前準備。鑒于鈉離子電池產業鏈還不成氣候,產品尚無大批量生產。
記者了解到,除鵬輝能源外,CATL等鋰電池公司同樣布局了鈉離子電池領域。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鵬輝能源能否提前占領新市場的高地,提升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本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