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46次 | 2023年03月03日
動力鋰電池降成本方法在于回收 未來成本將減少2/3
隨著動力鋰電池退役數量不斷新增,加上動力鋰電池原材料持續漲價,讓電池回收這個處于新能源產業鏈末端的產業頻頻受到關注。在六月十六日舉辦的動力鋰電池大會-云上宜賓會議上,多位專家指出,電池回收產業的發展將緩解電池原材料的短缺,并助力電池成本大幅下降。
我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預計在2050年有一半的電池材料都來自回收循環,這將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前的動力鋰電池原材料短缺問題。
吉陽智能董事長陽如坤也認為,動力鋰電池回收將大大減少電池成本。我們從電池里面去提取材料,比從礦里面提取應該要便宜,因為它的分布比礦高很多。陽如坤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吉陽智能成立于2006年,是專業為鋰電子動力鋰電池制造供應智能裝備及整體解決方法的供應商,為國內外客戶供應新能源裝備整套解決方法及相關配套設備。
陽如坤表示,到2040年隨著電池回收原材料的比例新增,電池成本有望從當前的6毛到6毛5(每瓦時)下降約2/3到2毛(每瓦時)甚至更多,即到時電池成本將可能只有現在的不到1/3。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具體來看,現在電池材料成本大約在4毛5(每瓦時)左右,制造費用1毛(每瓦時),電池的材料浪費大概5分(每瓦時),加起來當前電池總成本大概6毛到6毛5(每瓦時)左右。假如到2030年有40%的材料可以回收,60%的原材料從礦里提取,電池成本可以降到4毛(每瓦時)左右。到2040年,95%的材料或者90%的材料可以從電池回收里來,電池制造過程大概1毛或者8分(每瓦時),回收電池大概也要7、8分(每瓦時),加上材料的損耗,到時電池的成本可以降到2毛(每瓦時)左右。
雖然動力鋰電池回收、材料循環有望在未來大幅降低電池成本,但現階段電池回收還面對許多難題。我們新能源車里的電池,整車已經賣給終端用戶了,分散到了老百姓中間,不是說你想把它拿回來就拿得回來的,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CATL首席科學家吳凱指出。
根據經濟觀察網記者此前對動力鋰電池回收現狀的調查采訪,由于作坊式公司出價較高,有很大一部分退役的動力鋰電池流入了黑市,得不到正規和安全的拆解或梯次利用,對市場秩序造成了擾亂。同時,針對這個問題,相關政策已陸續出臺,有望規范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
電池回收面對的另外一個難題是電池標準化程度不高,導致無法精細化回收。我認為電池回收目前面對的重要問題是整個尺寸規格的標準化問題,導致我們很難實現完全精細化地回收。現在汽車電池的設計、制造,沒有基于回收的做法去做,因為過去可能電池發展太快了,對這塊重視不夠。陽如坤指出。
北京衛藍董事長兼總經理俞會根同樣表示,關于電池回收,希望能從電池的全生命周期設計來考慮,從初始設計時就考慮梯次利用等回收相關的工作,真正把電池做全生命周期的設計,同時全產業鏈都參和進來,才能夠將回收的鏈條全面盤活。
關于電池回收,我們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回收公司上,能不能做到高效、自動化和智能的回收,其實跟電池本身的結構是有很大關系的。假如說電池本身就不具備回收的便利性或友好性,再好的技術在后端也很難發揮它的效力。中創新航研究院院長鄭翔表示,他也非常認同在電池的初始設計端,包括電芯、電池包的設計,都要考慮將來的拆解便利性。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電池回收將助力電池成本實現下降,電池原材料的價格在經歷了持續的飆升后,也有望進入回落階段。會上多為行業專家均表示,電池鋰、鎳等關鍵原材料的價格或將出現回調。
其中,容百科技董事長白厚善指出,預計明年金屬鎳供應量會超過40萬噸,鎳價會迅速從現在的2萬多美金/噸,下降到明年的1.5萬美金/噸以下。其表示,鋰資源價格也將出現回落。材料價格的回調有望助力電池整體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