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413次 | 2018年12月03日
手機電量用光后再充電會不會更好?
每次買新手機的時候,把手機電池里面所有的“余電”用光,再小心翼翼地進行第一次“充電儀式”,聽說這樣能夠不傷手機電池,讓手機能長長久久地為我們服務。可是,最近買手機的時候,朋友卻說這種“手機用光電后再充”已經過時了?
到底要不要每次用光手機的電量,再充電?
用光再充電,這是早就退伍的“鎳鎘電池”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手機中裝配的“鎳鎘電池”讓“手機使用說明書”中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在手機電池耗盡后再充電,不然會讓電池的容量下降。
其實,這都是因為鎳鎘電池的“記憶效應”。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鎳鎘電池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放電(手機使用)過程中,如果電池的電量沒有被完全耗盡,再次充電的時候,電池極板上就會出現很多“小氣泡”。這么下來,這些氣泡就會減少電池極板的反應面積,從而讓電池的容量下降。就像是鎳鎘電池“記住”了電池縮短后的使用時間,讓充電周期也縮短,電池容量就越來越小。
此外,鎘有一定毒性,不利于環境保護,所以鎳鎘電池基本已經被淘汰出“數碼設備電池”這個圈子了。
現代手機,想充電就充電
這全靠“鋰聚合物電池”
現在,我們手機上使用的電池多為“鋰聚合物電池”,這種電池充電2~3小時,就能充滿電,充滿就可以使用手機了。
鋰聚合物電池不像是鎳鎘電池有“記憶效應”,它的壽命是根據“充電周期”來決定的。這種電池,就是一個可以重復使用的垃圾袋,它能保證裝垃圾500次,這個袋子都不破損;超過500次,裝垃圾的袋子也會變薄,就只能裝下以前的80%,再多裝幾百次,可能就只能裝下以前的40%~30%了。
但是,決定現在手機電池壽命的“充電周期”并不等于“充電次數”。
一個充電周期,意味著我們要用完電池里面所有的電。也就是說,如果前一天手機用了70%的電量后,充滿電;第二天使用了30%的電量,又充滿電,我們沒有消耗2個充電周期,只消耗了1個充電周期。
手機充電一晚,對電池不好?
手機一直充電,對電池的影響并不大。在手機充滿電之后,手機待機也會消耗一部分電量,這時候充電器會用“微電流”補償電池損耗的電量,但是這樣也不會讓電池“過充”。一旦出現電壓、電流異常的現象,手機和充電器都會啟動“保護措施”,自動斷電,避免發生意外。
太冷、太熱,手機自動關機是怎么回事?
手機對電池的“低溫保護”功能……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在冬天把充滿電的手機拿出來,結果沒用20分鐘,電池就宣布沒電關機的問題。
其實,這是手機對電池的“低溫保護”。天氣太冷的時候,鋰電子很難嵌入電極,會導致電池析鋰(鋰金屬沉積出來),所以,這個時候手機就會陷入自動關機狀態,防止電池的損傷。
這個時候如果強制充電,就很容易造成電池短路,所以為了保護電池,最好還是等手機“暖暖”回溫之后,再充電吧。
上一篇:電池又有新突破,量變引起質變?
下一篇:手機如何充電才是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