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32次 | 2019年04月27日
新能源車“躺著”也能賺錢
新政的實施,讓新能源汽車行業倍感壓力。一方面,補貼退坡,車企就面臨著生產成本上漲,難道賠本賺吆喝?另一方面,補貼少了消費者是否買賬,也成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最擔憂的問題之一。
大多數城市對充電樁的鋪設還不是很普及,只有少數發達城市充電樁比較完善,所以,充電十分不便捷。以及還有門店過少,服務不規范以及車輛質量等問題都擺在消費者面前。截止2018年11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到75萬臺,而2018年全年的增量是29萬臺,充電樁的建設和布局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一環。而目前需要攻克的難關是如何在建成的小區中鋪設充電樁。目前已經有部分地區試點,探索出能夠平衡小區、業主和電網三方之間利益的收費模式,從而推動充電樁進駐已建成的小區。但是十三五的最后兩年,各省加快了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大規模建設速度,預計在2020年,國內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建設將超過500萬個,將解決電動汽車的充電難題,而充電設施的大范圍覆蓋,也將延長電動汽車的活動半徑,電動汽車在2020年以后,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期。
新能源車每天實際的駕駛時間可能只有兩三個小時,而其他二十多個小時就停放在某個地方。如果新能源車能夠在停放時聯入國家電網,成為國家電網的移動儲能終端,那么它就可以作為補峰儲能設施,進一步為國家節能減排做貢獻。電動汽車一定是和電網聯系在一起,這種情況下每一個充電樁不光可以充電,也可以賣電,這是未來新能源汽車能夠推動能源消費的變革,而能源生產變革又能夠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全運行周期的零排放。
下一篇: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到底選擇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