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98次 | 2019年12月24日
如何回收大量報廢動力電池?看看各大車企怎么做
■大眾劍指97%回收率
據悉,薩爾茨吉特工廠距離大眾集團全球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約50公里。大眾集團將對回收的廢舊電池進行分析及分類,還有一定使用壽命的廢舊電池將會被二次利用,例如用于移動式電動汽車充電站,類似智能手機所使用的移動電源。至于已經耗盡壽命的廢舊電池,將被粉碎并磨成細粉,從中提取并分離出鋰、鈷、錳、鎳等貴金屬和稀有金屬原材料,再用于生產新電池。
根據大眾集團的預估,目前電池組的原材料回收利用率為53%,而上述試點項目可將其提升到72%。大眾集團相信,未來10年內,該集團能將電池組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提升到97%。
■電池回收市場巨大
當然,大眾集團并不是惟一一家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發力的車企。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大幅攀升,各國政府和越來越多企業都已經意識到電池回收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從目前的200多萬輛增加到1.4億輛。這意味著,廢舊電池回收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問題。
考慮到電動汽車的平均駕駛周期,目前,鋰電池組的首次使用壽命約為10年,或者說25萬公里。不過,德國布倫伯格銀行負責電池研究的副總監阿薩德·法里德認為,隨著高鎳電池及電池快充技術逐步成為業內發展趨勢,電池使用壽命將縮減,未來動力電池平均壽命可能只有5~6年。法里德預計,到2022年,將有高達26.2萬噸的車用鋰電池需要回收。
■車企再利用各顯神通
在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浪潮下,汽車制造商、電池廠商等在電池回收方面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豐田、日產、戴姆勒、寶馬、大眾、雷諾、通用等主流車企已經涉足動力電池及材料回收,開始了摸索。
儲能是電池循環再利用途徑之一。早在2015年,戴姆勒與數家公司達成合作,成立專門的合資公司,部署二次利用儲能電池裝置,旨在提升電池二次利用率及搶占儲能電池市場。該項目覆蓋了整個電池生命周期的產業鏈,電池在退役之后進入儲能系統,在完成儲能使命之后進入產品循環系統,為生產新的動力電池提供原材料。
寶馬則在其德國萊比錫工廠建立電池農場,寶馬i3等電動汽車上替換下來的電池成為其高壓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儲能系統可并入電網,并與風能發電廠、太陽能等形成配套,為工廠和周邊地區供電。該儲能系統還可儲存電網低峰時段的電量,用電高峰或發電量低時再輸出。
上一篇:鋰電池儲能能力衰退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