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国产一区-bl双性高h-bl双性调教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3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杉杉股份魔幻30年:從服裝第一股到鋰電材料龍頭

鉅大LARGE  |  點擊量:1577次  |  2020年03月23日  

賣男裝起家的杉杉,30年后卻成了鋰電材料全球第一。


本文來源 微信公眾號 車東西 ID:chedongxi


伴隨著改革開放錢包漸漸鼓起來的一代人,記憶中一定有這樣一句廣告詞“杉杉牌西服,不要太瀟灑”。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這句廣告詞的影響下,杉杉男裝曾經火遍大街小巷。


只可惜,這句廣告詞和當時發生的一切,如今已經與其曾經的母公司杉杉股份沒有了實質的關系。


2020年二月四日,曾經的“服裝第一股”杉杉股份,將其所持有的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杉品牌”)48.1%的股份,作價1.68億元轉讓給包括陜西茂葉工貿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與個人。


▲寧波杉杉股份公布控股子公司股權轉讓通告


在失去控股權的同時,杉杉品牌也不會再以任何形式出現在其“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之中。這家以服裝為起點,曾經做到我國男裝市場龍頭老大位置的公司,終究還是選擇與過去道別,轉身投入了下一輪戰事。


不可置否的是,這樣的選擇是大勢所趨,我國服裝業在外資品牌的沖擊下,早已七零八落,而杉杉品牌的營收水平,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就由盛轉衰,甚至一度出現虧損。


壯士斷腕是明智的選擇,放棄一個早已“不賺錢”的業務并不可恥,等待杉杉股份持續深入開墾的,是一個規模高達萬億的新能源市場。


杉杉股份當前的戰略支點,早已由服裝產業轉向鋰電產業,新的產業中,有其20年的心血。


毫不夸張的說,杉杉股份是目前鋰電產業中間層中,產品技術實力,生產制造實力最強的一家公司。


具體來看,穩定量產NCM811正極材料,實現碳硅負極材料量產為其筑起技術高墻;6萬噸/年的正極產量,8萬噸/年的負極產量,4萬噸/年的電解液產量使其鋰電材料產品綜合產量位列全球第一。


與此同時,杉杉股份還在涉足動力鋰電池相關礦產、新能源整車生產運營、充電樁運營等產業,這輛新能源戰車的結構正在變得更加牢固,也更具想象力。


從服裝巨頭,轉型鋰電龍頭,即使是在“神仙”匯集的A股,這樣的故事也足夠魔幻。三十年風云,臺前是眾人得見的輝煌,幕后是不為人知的辛酸,杉杉股份在這段歷史中究竟經歷了什么?


在龐大的鋰電產業鏈中,杉杉股份的出現又意味著什么?


而今杉杉股份手中緊握的一切,對其未來商業道路的探索,又將發揮什么樣的用途?杉杉股份最終將走向何方?


鋰電巨頭起舞:以材料為支點,撬動新能源版圖


2020年一月二日下午3點,湖南省寧鄉市,距離市中心不到10分鐘車程的金州新區工業園內,一道6層高的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


混有鎳、鈷、錳三種元素的原料分別從最高一層自動投放而下,經過精確稱量后進行配料,以固定比例混合后,通過磁力去除原料中的雜質,在最下層進行裝缽,制備成高鎳三元材料前驅體。前驅體再與鋰鹽混合,經過上千度高溫的反復燒結,得到正極材料。


整個過程全自動進行,材料純度達到25PPB級(1000噸材料中含有的雜質質量小于25克),生產車間潔凈度要求向半導體靠齊。


上述畫面,日復一日地出現在杉杉股份長沙寧鄉生產基地內,而從生產線源源不斷下線的,就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鋰電池上最關鍵的材料之一——高鎳三元正極材料。


像這樣的廠,杉杉股份共有三座,分別位于湖南杉杉本部——長沙麓谷、長沙寧鄉以及寧夏,合計產量6萬噸/年。根據第三方機構EVTank的排名,杉杉股份已經成為當前全球鋰電正極材料產量最大的公司。


與此同時,距離其核心產區不遠的長沙高新區,一座年產量10萬噸正極材料生產項目正在拔地而起,這座全世界產量最大正極材料廠將為杉杉股份的正極霸主地位再添一塊磚瓦。


▲杉杉股份正極產量布局


產量上的領先僅是一隅,在先進的NCM811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上,杉杉股份也實現了批量出貨,其寧夏廠目前可年產7000噸NCM 811正極材料。新建的長沙高新區正極生產基地中,也規劃了5000噸的NCM 811正極產量。


高出貨量、質量穩定、可支持高能量密度的正極材料產品,為杉杉股份獲得了大量實力強勁的下游客戶,其中不乏ATL(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寧德時代前身)、比亞迪、LG等實力拔尖的玩家。巨頭的青睞,用途在了杉杉股份的正極銷量上,該公司2018年財報顯示,其正極材料出貨量已經達到20063噸,銷量規模在全球正極材料領域排名第一。


這家公司值得說道的并不只有正極材料,在負極材料、電解液這另外兩大動力鋰電池關鍵材料上,杉杉股份的表現也能用“實力拔群”來形容。


其中,在負極材料方面,這家公司以最早收購鞍山熱能研究院的中間相碳微球為基礎,持續正向研發了人造石墨、硅氧-碳復合產品。這些技術也由杉杉股份最先實現產業化,與國內主流市場有著至少5年的技術領先優勢。


前期持續的研發投入,讓杉杉股份的負極材料產量與銷量,在全球負極材料市場位列第一梯隊。


到目前為止,杉杉股份共擁有上海杉杉、寧波杉杉、湖州創亞、郴州杉杉、寧德杉杉、內蒙古杉杉六大負極材料生產基地,產量達到8萬噸/年,在EVTank的統計中排名全球第三。


▲杉杉股份負極產量布局


銷量方面,杉杉股份2018年財報顯示,其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了33907噸,國內市場占有率14%,僅落后于專攻天然石墨的深圳貝特瑞。


值得一提的是,杉杉股份目前在負極材料產品上的重要路線是人造石墨與硅基負極材料,隨著新能源汽車關于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對應更高能量密度的人造石墨與硅基負極材料將會收割天然石墨的市場,杉杉股份在負極材料方面仍然具備相當程度的潛力。


在電解液方面,杉杉股份官網顯示,目前其自有產量4萬噸/年,分別在東莞與衢州建有生產基地。平安證券研究報告中指出,這一產量水平在電解液產業排名國內第五,同樣屬于第一陣營。


▲杉杉股份電解液產量布局


由于電解液產業的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因此,杉杉股份的電解液性能也未與其他公司拉開差距。為打出差異化,杉杉股份選擇向上游走,2016年末,杉杉股份通過增資,控股了電解液原材料公司巨化凱藍公司,擁有了2000噸六氟磷酸鋰的生產量力,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原材料市場。


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體現在杉杉股份電解液業務的毛利率上。2015年,由于上游六氟磷酸鋰價格上漲,杉杉股份電解液業務出現虧損。2016年之后,通過掌握上游原材料來源,杉杉股份實現了電解液業務毛利率的大幅上漲,從2016年的12.56%,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18.35%。


不過市場很可能會在未來的8-10年內出現轉機,固態電池的逐漸成熟,正在催化固態電解質市場的萌芽,而杉杉股份在2018年就宣布開始對半固態電解質與固態電解質進行研發。在這一領域,杉杉股份也習慣性地開始了提前布局。


鋰電產業三大材料領域的強勢,使得杉杉股份有余裕展望更大的市場。


在杉杉股份的創始人鄭永剛眼中,“鋰電材料市場是做不到幾千億,乃至上萬億規模的,杉杉要新的上升點。”


從杉杉股份近幾年不間斷的小動作也可以看出,這家公司不再滿足于鋰電市場龍頭的地位。


向上,杉杉股份通過增資控股拿下電解液原材料公司巨化凱藍公司,入股澳大利亞鋰礦公司Altura,與洛陽鉬業簽訂優先供貨協議,穩定上游原材料市場。


向下,杉杉股份不碰電芯客戶蛋糕,繞過電芯,直接布局動力鋰電池PACK、動力總成、新能源整車生產與運營、儲能以及充電樁運營等產業。


目前為止,杉杉股份已經在寧波與江蘇鹽城投建了兩座動力鋰電池PACK廠,與臺灣八達集團合資,在寧波成立了動力總成公司;與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北奔重型汽車集團合資成立的電動專用車公司青杉汽車已經拿到1.8億元訂單;充電樁子公司云杉智慧2019年充電樁布局數量也進入了產業前十。


杉杉股份正在嘗試以鋰電材料為基礎,撬動整個新能源產業版圖。


但將時間倒回30年前,故事的開端其實并沒有這么偉大,與無數擁抱那個高速發展年代的青年一代相同,這是一個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故事。這個故事可以分成三個十年,分別對應了杉杉股份的起步、轉型與高光時刻。整個故事中,充滿了思考與抉擇、堅持與謀略。


1989-1998:民族服裝品牌崛起,杉杉故事的開端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大地改革之風勁吹。


一個叫鄭永剛的特種汽校教練,從北海艦隊退役,回到了故鄉浙江寧波,接手了一家瀕臨倒閉的服裝廠,叫寧波甬港服裝廠,開始了他的傳奇一生。


1989年,在鄭永剛接手寧波甬港服裝廠之初,這家服裝廠就已資不抵債。在他的回憶中,他毫不避諱地稱,這家服裝廠是當時全我國經營狀況最差的幾家服裝廠之一。


百思不得其解的鄭永剛,決定不再跟服裝廠較勁,他要換一條路走,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轉折。


他發明了一個當時在我國沒有的概念,叫“品牌戰略”,寧波甬港服裝廠改頭換面,成為了“杉杉品牌”,主營產品變成了西服。


當時的他身邊,資源仍然匱乏,有的只是幾間昏暗的車間,陳舊的車床與縫紉機,以及幾十號差點因為廠破產而集體遣返的員工,沒人見過西服長什么樣子。


鄭永剛開始帶著員工研究國際時裝的圖片,照著分辨率極低的照片打樣,上百次的失敗和上百次的重來后,布料推過縫紉機,一件像模像樣的翻領西服外套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鄭永剛是興奮的,但他想不到,這件簡單的西裝與當時我國大背景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巧妙地重合在一起。


時代造神,20世紀90年代的我國是奮斗者的天下,鄭永剛選對了方向,也付出了努力,他坐上了風口。不到三年時間,杉杉品牌從一家資不抵債的服裝廠,變成了國內銷量第一的服裝品牌。


鄭永剛回憶說:“1992年,我國評選十大服裝品牌,我當時跟商務局的領導開了個玩笑。我說,杉杉品牌不參加可不可以,領導說不行,服裝品牌評選要有龍頭坐鎮。”


就這樣,1992年的十大服裝品牌評選,杉杉品牌成功坐穩了我國服裝第一的寶座,那句“杉杉牌西服,不要太瀟灑”也從起初杉杉品牌內部的自娛自樂,變成了走向全國千家萬戶的廣告詞。


四年后,1996年,這家公司成功以“杉杉股份”為主體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了這家交易所,乃至全我國首家上市的服裝品牌。


上市之后,大量資本的涌入使得杉杉股份的股價迅速抬升,從1996年入市時的每股11.31元,上升至1998年的每股34元。


而在服裝業長期浸淫的鄭永剛,當時在與日本商社的接觸過程中,也逐漸領悟到了金融資本的力量。當時的杉杉股份,已經開始走向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的路線,一邊立足實業,一邊參與各大有潛力的商業項目的投資,在項目IPO之后退出獲利。


寧波銀行、浦發銀行等大型銀行的成本背后,都有杉杉系資本的身影,2007年,寧波銀行上市后,杉杉股份陸續減持其股份,累計獲益超過數十億。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當時的鄭永剛陷入了深深的憂慮。


2000年,站在世紀交替的節點上,我國即將加入WTO,全球服裝品牌即將進入我國市場。關于我國服裝品牌能否抵御外資品牌的入侵這個問題,鄭永剛不想賭也賭不起。


在他看來,我國服裝品牌最大的紅利期已過,杉杉股份服裝業務的生命周期即將由盛轉衰,他選擇了轉型,為杉杉股份開啟一個全新的生命周期。


1999-2008:激流勇退轉型新能源,杉杉意外碰壁


1999年三月份,上海冬日的寒意還未完全消散。當時國家唯一的碳素研究院鞍山工程院的王維剛院長赴上海出差,約見此前有過幾面之緣的鄭永剛,一起吃了一頓飯。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當時的鞍山工程院在一項“863”課題上碰了壁,國家下撥的1000萬元已經消耗殆盡。


此番前來,王維剛是希望鄭永剛能夠投資這個項目8000萬元,幫助完成課題,并在席間向鄭永剛展示了課題的研究進展。


1999年,時間正好卡在鄭永剛為杉杉股份謀求轉型的節點上,他一邊憂慮著我國服裝品牌紅利即將消失,一邊廣泛投資了各種項目。


原本他以為,此次會面與以往的投資項目并無不同,可是看到王維剛遞過來的圖紙時,鄭永剛不再淡定。圖紙上展示的,正是當時日本日立化成壟斷的“中間相碳微球”負極技術。而鄭永剛此時為杉杉股份定下的兩個未來方向,一個是大健康,另一個正是新能源材料技術。


當即,鄭永剛在餐桌上向王維剛院長許諾了8000萬元的課題研究費用,他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次轉折。


鄭永剛對這筆投資的印象非常深刻,“雖然王院長當時拿出的圖紙是我最想要的技術,但是我了解課題投資的風險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且不說8000萬元是否能夠支持完成課題,完成課題之后的產業化也是非常大的難題。”


但給到鄭永剛堅實底氣的,是杉杉股份服裝業務當時的盈利能力。據其回憶,20世紀末,杉杉股份當時每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幾個億之多。


1999年,鞍山工程院舉院搬到上海浦東,開始了“中間相碳微球”的最終攻關。

▲中間相碳微球的早中期發展機制


鄭永剛這個胖乎乎的寧波商人并不懂技術,但他也在其中做出了杰出貢獻。他花了3個億,其中一部分在上海浦東金橋買下了100畝商業用地,為工程院設立新址;另外一部分,則用于給當時工程院的每一位研究員在上海浦東購置房產,安排家人工作與子女教育。


這個工程院在2001年變成了上海杉杉,所有研究員留下成為了上海杉杉研究院的核心成員,他們以技術入股,持有了上海杉杉25%的股份,而以資金入股的杉杉股份則持有75%的股份。


終于在2001年,“中間相碳微球”技術成功實現產業化,打破了日立化成關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壟斷。


這在當時的我國幾乎是標志性事件,我國新能源材料產業開始掀起浪潮,當下實力強勁的深圳貝特瑞,新宙邦幾乎都在這一時間點成立,并且無一例外地成為了日后國內乃至國際知名的新能源材料供應商。


當然,身在其中的鄭永剛與杉杉股份關于這股浪潮的感知并不強烈,甚至感到苦悶。


剛剛成立的上海杉杉并不賺錢,它沒有客戶,也沒有銷售渠道。身為掌門人的鄭永剛執著于推進產業鏈的建立,又先后成立了湖南杉杉與東莞杉杉,分別用于研發制造正極材料與電解液,并成立杉杉控股把控所有業務。


但這并沒能緩解鄭永剛的困境,新項目與新公司的成立,使得服裝業務后繼乏力的杉杉股份雪上加霜。


同時,二級市場關于杉杉股份在服裝業務巔峰之際,轉身投入新能源材料行業感到極為不解,杉杉股份股價一路走低,從1998年的每股34元,下跌至2006年每股3.4元,市值縮水超過90%。


轉型新能源材料產業后,杉杉股份持續低迷了8年,中間,我們不曾得知鄭永剛是否后悔過。


但在這一階段的最后兩年,命運終于再次眷顧了鄭永剛與杉杉股份。


2007年,喬布斯啟動了蘋果第一代智能手機零部件的全球捆綁招標,當時我國鋰電產業中標的僅有兩家公司——杉杉股份與ATL。


鄭永剛說,這是當時我國電池產業唯二能跟日韓鋰電公司叫板的公司,杉杉股份的正負極材料與電解液性能和日本公司日立化成性能參數幾乎一致。


搭上智能手機的高速列車,杉杉股份連虧8年的鋰電業務終于開始盈利,股價也逐漸企穩,從最低點的每股3.4元,回升至每股16元。


但這仍不是杉杉股份的高光時刻,杉杉股份在這一階段攻克的正負極與電解液的技術難關,拉攏的研究人才,打下的產業基礎,將會在這家公司的第三個十年為其騰飛插上翅膀。


2009-2019:鋰電巨頭終誕生,杉杉聞名世界


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挽救了懸崖邊的杉杉股份,但高光時刻還未到來。


2007年-2011年間,我國鋰電正負極材料與電解液市場迎來了大爆發,智能手機產業的爆發為每一家鋰電材料公司供應了平等的機會,各家公司上演“千團大戰”。即使經過大浪淘沙,如今也依然存活著400余家鋰電材料公司。


四年間,市場的供需關系,迅速從需求過剩轉化為供給過剩。我國有色金屬報的一篇文章曾經指出,即使強如杉杉股份,在2011年惡性的市場競價過程中,其相關業務也出現了虧損。


但鄭永剛對這樣的情況并不慌張,他堅定地認為鋰電時代的到來應該是一場能源革命,這場革命將從智能手機席卷開來,向汽車、儲能等傳統高能耗產業蔓延。


事實如他所料,鋰電市場真正的風口在2013年正式爆發,這是一波由新能源汽車帶動的鋰電市場增值。


這股風口之下,市場上升之快,上升周期之長,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EVTank數據顯示,2013年往后,整個動力鋰電池材料市場每年的需求上升達到兩位數。


也正是在2013年,杉杉股份的鋰電業務營收21.64億元,首度超過總營收50%,成為了這家公司真正的戰略支點。


在隨后的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其鋰電業務營收快速攀升,分別達到了24億元、34億元、41億元、60億元、70億元,復合上升率高達23.87%。


在此期間,杉杉股份旗下正極業務公司杉杉能源于2016年二月在新三板上市,成為其新能源業務分拆上市的第一步。


而下一步,鄭永剛計劃將負極業務也進行分拆上市。在他的算盤中,杉杉股份的正負極業務都將在2021年-2024年期間實現20億元的凈年利潤,估值都能達到800億元-1000億元,分開上市的想象空間顯然更大。


資本層面表現突出的背后,是產量與技術的持續突破。


▲杉杉股份核心產量分布


產量方面,2014年,杉杉股份開始為其正極材料項目擴張產量。


原本僅擁有1.3萬噸鋰電正極材料產量的杉杉股份,宣布投資3.62億元,在湖南寧鄉建造新的生產基地,規劃產量1.5萬噸,并于次年再度擴產1萬噸產量。


2016年,杉杉股份將手伸向了更靠近原材料產地的寧夏,并先后在3年時間里完成了2條共計1.2萬噸正極材料產量的生產線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杉杉股份寧鄉生產基地就具備了NCM 622正極材料的量產量力,而2018年,杉杉股份的寧夏生產基地,也擁有了NCM 811正極材料的量產量力。目前,杉杉股份已經開始了高鎳無鈷材料的研發。這些時間點比較市場階段均有大幅提前,展現了杉杉股份正極材料的技術優勢。


負極產量的擴張時間點更早,2003年,寧波杉杉開建,兩期規劃產量共計4.0萬噸;2009年,杉杉股份通過資本運作,并購了湖北創亞負極材料產量,共計1萬噸/年。


湖南郴州7000噸/年的負極材料產量也于2009年正式開始建設,福建寧德1萬噸年產量的負極材料生產線則建于2016年,與寧德時代形成了配套關系,后續擴產至2萬噸/年。


除上述描述的產量之外,2018年,杉杉股份再出大手筆,分別于長沙、包頭規劃了10萬噸/年的正極材料產量與10萬噸/年的負極材料產量,這兩大項目已于2019年年中實現試生產。


至此,杉杉股份正極材料產量已達到6萬噸/年,規劃產量20萬噸/年;負極材料產量8萬噸/年,規劃產量18萬噸/年。


相比之下,其競爭對手廈門鎢業5萬噸的正極產量(規劃)與貝特瑞的6萬噸負極產量,顯得不太夠看。


技術方面,杉杉股份以負極材料起家,2001年最早完成中間相碳微球的量產。平安證券調研報告中指出,國內第二家公司掌握該技術的時間點是2006年,杉杉股份負極技術領先優勢長達5年。


隨后在人造石墨領域,杉杉股份最早在2005年就開發推廣了人造石墨負極材料FSN系列產品(坊間傳聞是以研發人馮蘇寧姓名命名的一款負極材料),次年,MGS系列人造石墨負極也開始量產。在同一份報告中,平安證券再度指出,國內其他公司相似的產品推出時間在2012年左右,杉杉股份技術領先優勢長達7年。


而目前,杉杉股份已經于2018年啟動了硅基負極的研發工作,布局時間在全球范圍內屬于第一梯隊。


正極領域,杉杉股份更是領先于行業平均時間1-3年,推出了NCM 622正極材料與NCM 811正極材料。


走過第三個十年,杉杉股份成功改變了眾人不解的看法,也收獲了ATL、LG、三星SDI、SKI、比亞迪、寧德時代等眾多國內外一線電池廠的訂單。


無論是在營收規模,產量,還是在技術方面,杉杉股份目前都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站在這個節點,杉杉股份有底氣看向下一個十年。


2020-2030:杉杉股份邁向未來的希望與難關


下一個十年,是鋰電產業各大公司下場,貼身肉搏的十年,也會是鋰電產業高速上升的十年。


在一檔名為《掌門人說》的節目中,鄭永剛指出,鋰電仍然是時代能源革命的主旋律。核電、風能、光伏輪番登場,但都無法撼動鋰電產業主導能源革命的力量。


他認為,包括鋰電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將在未來的20年內迎來20倍的上升,最終達到萬億級的水平。


而關于杉杉股份的未來發展,他也頗具野心,“假如你對未來一年公司的上升率預估是80%,那么你就在被時代所淘汰;上升率達到100%,也僅僅是吃下了時代發展的紅利;只有上升率達到120%-150%,你才是在保持上升,在不斷蠶食別人的市場,最終成長為龍頭公司,杉杉股份就是要成長為這樣的公司。”


市場需求的高速上升為公司帶來了持續上升的希望,但鄭永剛表示,杉杉股份通向未來的希望其實還是寄托于自身的研發力量。


據了解,早期國家級碳素研究院鞍山工程院的研究人員,目前已經成為了杉杉股份研究院的核心成員,持有該公司股份。以此為核心研發團隊,杉杉股份研究人員已經達到數千人。


除此之外,市場的集群效應也非常關鍵,他認為,當前包括動力鋰電池在內的鋰電產業已經朝著中日韓積聚。


新的公司很難再從外部切入,而在產業內部,杉杉股份目前在正負極材料產量上已經做到了行業龍頭,規模效應壓低了杉杉股份的成本,在與電池廠談判的過程中,也就擁有了更多議價空間。


與此同時,杉杉股份還在發力充電樁運營、新能源整車制造與運營、上游礦業部署等多個領域,試圖完成產業鏈的閉環。


目前,杉杉股份在充電樁領域的子公司云杉智慧的布局已經小有成果,成功進入了2019年充電樁運營商樁數前十名;上游礦產的部署,也由于收購了澳洲鋰礦公司Altura近20%的股份,以及與洛陽鉬業達成的優先供貨協議,保證了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但在新能源整車方面,杉杉股份的進展不如預期,甚至更改了原本為新能源整車項目發起的募資通告,這可能意味著杉杉股份將會收縮新能源整車業務。


穩定的市場上升、強大的研發能力、市場的集群效應以及杉杉股份試圖打造的新能源產業生態圈成為了這家公司邁向下一個十年的關鍵要素。


但在前行的過程中,困難與險阻同樣荊棘密布。


從產業視角來看,顯而易見的,鋰電產業當前賴以上升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并不景氣,按業內人士的預期,車市寒冬將會持續5年左右,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拐點可能會在2025年到來。


而在這一過程中,一心一意撲在鋰電材料業務上的杉杉股份,其盈利能力將會受到巨大的考驗。


從技術視角來看,鋰電產業的下一代技術路徑,固態電池、鋰空電池對研發能力的要求極高,而杉杉股份明面上透露的信息來看,后續的技術路線研究進度并不快,沒有出現此前布局中間相碳微球與人造石墨技術時的超前現象。


從公司視角來看,此前公司掌舵人鄭永剛在2016年左右提出的三個周期“服裝——鋰電——現代服務業”已經不再奏效。


2019年年中,公司宣布全面收縮業務線,非新能源產業全面退出,這一戰略最終體現為奧特萊斯業務29億元賣給唯品會,1.63億元出售杉杉品牌48.1%的股份,失去控股權。


此外,新能源產業內的非鋰電材料領域,杉杉股份采取保守進入的策略,重要體現在收購澳洲鋰礦公司Altura近20%股份,收購巨化凱藍公司,設立云杉智慧分公司。


事情似乎不再魔幻,一家鋰電材料公司終于肯好好布局鋰電產業了。但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雖然杉杉股份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一直處于較為健康的水平,但其經營現金流大部分時間都為負值,僅在2018年實現了5億元的正經營現金流。


2019年的財務狀況關于杉杉股份而言雪上加霜,在2019年的前三季度,由于補貼減少以及資本運作不再計入財務報表,杉杉股份凈利潤同比減少72%,現金流將進一步遭受考驗。關于要在資本寒冬中過冬的公司而言,現金流的健康與否,意味著御寒能力的強弱。


透過這一視角,似乎反映出杉杉股份在公司經營策略上出現了一些隱患。


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寒冬、前沿技術研發進度不明朗、現金流隱憂頻現,杉杉股份的下一個十年將會面對全新的挑戰。


結語:杉杉股份三十年漫漫跨界路


鄭永剛,杉杉股份的掌門人,手上顯然拿著一本主角的劇本。一個人,從“負”做起,十年時間帶領一家服裝公司走向行業老大的地位;面對時代的巨浪,急流勇退,轉戰前景更加巨大的鋰電材料市場,再花二十年時間做到行業老大,杉杉股份的三十年可謂波瀾壯闊。


從不同維度解讀,杉杉股份的三十年有著不同的意味。


從公司層面來看,從最開始的寧波甬港服裝廠到我國第一男裝品牌杉杉品牌,再到鋰電材料行業龍頭杉杉股份,這是一段我國民營公司崛起,接觸前沿技術轉型的歷程。


從技術層面來看,低端的服裝制造技術幫助杉杉股份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最終促成轉型杉杉股份鋰電產業,并實現中間相碳微球、人工石墨等技術的產業化,這是一段技術助推公司變革,推動產業進步的故事。


而從產業層面來看,一家本無瓜葛的公司,意外敲開鋰電產業大門,帶領國內鋰電產業飛速發展,最終與日韓鋰電材料產業相抗衡,這是一段國內鋰電產業逐步強大,最終與國際接軌的篇章。


三十年的歷史擺在眼前,技術登臺唱主角,時勢與英雄互相成就。


但故事還遠遠沒有結尾,杉杉股份的下一程將會邁向萬億新能源市場,前途希望與險阻并存。

原標題:杉杉股份魔幻30年:從服裝第一股到鋰電材料龍頭


鉅大鋰電,23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xart系列高清在线视频 | 日本在线看片网站 | 国产社区| 自拍1区| 善良朋友的妻子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成人a多人在线观看 | 99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韩国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 成人精品一级毛片 | 特级全黄一级毛片视频 | 色婷综合| 美国一级黑人毛片 | 综合色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 99福利在线观看 | 狠狠色丁香婷婷 | 9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 偷偷鲁国内视频视频在线 | 国产午夜视频 | 91亚色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 五月天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 | 爽死777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黄书 一级做a爰片欧美一区 | 晚上看的www视频高清免费动漫 | 在线播放精品视频 | 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 91日韩| 五月天综合在线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小说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综合 |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久久 | 久久精品爱国产免费久久 | 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在线国产区 |